收藏本站
  购物车 (0)  
亲,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~
去购物车结算
   
查看手机网站
其他账号登录: 注册 登录
活动现场

礼仪之邦,以酒为先

 二维码 4
发表时间:2023-11-19 15:31来源:中国酒业协会CADA网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xijofpdHpNx79Dduaz1Og

华夏大地,礼仪之邦。

酒,与中国千年文化同行,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。

受到“礼仪之邦”的影响,酒礼,也纳入了礼的范围,在古时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节。

德,是礼的基础。酒德最早见于《尚书》和《诗经》,其中清晰提出饮酒者要有德行,尊老奉宾,饮酒有度,有礼有恪。这体现出古人朴素的礼仪观念,以及对酒这神奇液体的辩证观点。

《尚书·酒诰》中可归纳出三条酒德:

无彝酒:即不要经常饮酒,沉湎其中,会影响生产与生活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,粮食产量有限,酒是较为奢侈的粮食制品,若大量酿酒、饮酒,会消耗过多粮食,也会不利于人的心性与劳作。

执群饮:禁止民众聚众饮酒,以免酒后失态,引发冲突与矛盾,导致社会治安事件。

禁沉湎:饮酒过度绝不可取,会对身体健康有损。

如今社会发展水平已与古时大不相同,但今人仍能从古人的酒德戒律中吸收智慧,修身修德,让酒真正成为陶冶自身、欢聚宴饮的助力。

图片

古时,若要饮酒,必须完成四步礼仪,“拜、祭、啐、卒爵”。

酒礼的第一步,做出敬拜的动作,用来表达尊敬。

敬拜后将酒杯中的酒倾倒少许在地面上,以酒敬地,感谢大地生养之德。

品尝杯中佳酿,然后赞美提供美酒的宴会主人,便为第三步“啐”。

卒爵

最后举杯一饮而尽,也就是如今的“干杯”,至此,酒礼达成。

图片

宴会之中,敬酒也颇有讲究。今人敬酒“先干为敬”,古时却反着来,讲究“后干为敬”。《礼记·曲记》中记载:“长者举未釂,少者不敢饮”,即尊长如果还没喝,晚辈下级是不敢先动杯子的。

席间,主人向客人敬酒叫“酬”,客人回敬则称为“酢”,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“旅酬”,依次向人敬酒叫“行酒”。敬酒时通常还要附带几句敬酒辞,敬酒者与被敬者皆要起立“避席”,以示礼貌。

当然,敬酒也不是无休无止,一人敬酒以三杯为度。《礼记·玉藻》中有记:“君子饮酒,一杯表恭敬,二杯显温雅,三杯知进退。”

当酒过三巡,方可不受酒礼约束畅饮,但也要严防醉酒后做出失礼之事。正式宴席,尤其是御宴,都会设立专门监督酒仪的酒官,有酒监、酒史、酒令、明府之名。他们的职责,一般是纠察秩序,将那些违反礼仪者赶出宴会。

时至清代,酒礼依然存在。《酒箴》、《酒政》、《觞政》、《酒评》等皆收录了许多酒桌席间之礼,“量小随意,客各尽欢,宽严并济。各适其意,勿强所难”,以此约束自己,劝诫世人。

不学礼,无以立。

礼,是文明的体现,古时酒礼饱含着宾主之间的尊重与欢迎。

觥筹交错间,酒香、礼美,情谊融融,酒礼成,宾主欢,幸甚至哉!


微信扫码关注

timg.png

 
 

未标题-1.png